English | 中文版 | 手机版 企业登录 | 个人登录 | 邮件订阅
当前位置 > 首页 > 技术文章 > 冻结条件对产品结构的影响及提升冻干效率的方法

冻结条件对产品结构的影响及提升冻干效率的方法

浏览次数:602 发布日期:2025-3-18  来源:本站 仅供参考,谢绝转载,否则责任自负
——冰核化温度与冷却速率的“微调”竟让干燥时间缩短2/3?

冻干技术(Lyophilization)是制药、食品等领域的关键工艺,但漫长的干燥时间一直是行业痛点。康涅狄格大学团队通过实验发现:冻结阶段的微小调整,竟能显著改变产品多孔结构,从而大幅提升干燥效率
 
实验设计:冰晶的“生长密码”

研究以5%蔗糖溶液为模型,设计了两类冻结条件:
  • 最快协议:冰核化温度-10°C,核化后以5°C/分钟快速冷却
  • 最慢协议:冰核化温度-5°C,核化后以0.2°C/分钟缓慢冷却
    通过气体吸附、汞侵入孔径法、X射线微CT成像等技术,系统分析冻干饼孔隙特征。
 
关键发现:温度与速率的“博弈”
 

1️⃣ 冰核化温度越低,孔隙越小
  • -10°C形成的孔径(30-50微米)比-5°C更窄,导致水分子逃逸路径更“曲折”,产品阻力(Rp)增加,主干燥时间延长。
  • 边缘区域孔隙普遍大于中心,但低温(-10°C)可使整体孔隙分布更均匀。
2️⃣ 核化后冷却速率越快,结构越致密
  • 5°C/分钟的快速冷却形成更多小孔,比表面积更大,产品阻力更高;而0.2°C/分钟的慢速冷却产生更大孔径,干燥效率提升。
3️⃣ 优化冻结协议,干燥时间锐减2/3!
  • 提高货架温度并保持产品温度稳定,可在不牺牲质量的前提下,显著加快升华速率。
 
数据说话:孔隙如何左右效率?
  • 汞侵入孔径法显示:中值孔径与产品阻力呈负相关,孔径越小,阻力越大。
  • X射线微CT成像证实:低温(-10°C)下冻干饼的固体分布更均匀,而高温(-5°C)在边缘形成更厚固体层。
  • 模型推导表明:孔径半径与产品阻力斜率成反比,孔隙曲折度(Tortuosity)是关键影响因素。
 
应用启示:冻干工艺优化指南
  • 控制冰核化温度:适当提高温度(如-5°C)可增大孔径,降低阻力,缩短干燥时间。
  • 调整冷却速率:缓慢冷却(如0.2°C/分钟)有助于形成利于升华的大冰晶。
  • 表征技术选择:结合气体吸附(比表面积)、汞侵入(孔径分布)、X射线成像(空间差异),全面评估多孔结构。
 
研究价值
 

这项研究为冻干工艺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:通过精准调控冻结参数,既能缩短耗时最长的初级干燥阶段,又能保证产品质量。未来,结合控制核化技术(如Millrock的FreezeBooster®)实现批次间一致性,将是冻干效率革命的下一站!
发布者:上海融熵技术装备有限公司
联系电话:4006779901
E-mail:sales@rstn.cn

用户名: 密码: 匿名 快速注册 忘记密码
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 请输入验证码: 8795
Copyright(C) 1998-2025 生物器材网 电话:021-64166852;13621656896 E-mail:info@bio-equip.com